贝聿铭
竭宝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贝聿铭
美国建筑师队伍人才济济,强手如林。然而,建筑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最负盛名的却是美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华人贝聿铭。他被誉为“现代派设计大师”,“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他所设计的建筑物不仅遍布美国各大城市,而且巍然矗立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伊朗、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贝先生真是建筑设计界的“奇才”。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在广州一个银行家的家庭。他的童年是在香港度过的,1927年,贝老先生举家迁往上海,于是,10岁的贝聿铭进了上海的圣约翰小学,开始接受西式教育。周末和假期,他常随父母回苏州老家,在贝氏家族那片面积广大、景色优美的园林中尽情玩耍。在上海读书时,贝聿铭对那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不感兴趣,而只对一幢幢高楼大厦百看不厌,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是国际饭店,这座屹立在上海滩的庞然大物,从楼上到楼下,从外表的布局到里面的摆设,贝聿铭不知琢磨过多少遍。渐渐地一个志向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就是,将来当一名建筑师,让更多又高又漂亮的大厦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
银行家父亲对自己聪颖勤奋的长子关怀备至,希望他日后成为一名医生,而贝聿铭却“见血就害怕”,于是,父亲只好顺从儿子的意愿,送他到美国去求学。
1935年夏,贝聿铭终于登上了驶往美国的远洋客轮。在美国,他进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由于他厌倦这所学校的建筑系只重绘画技巧、忽视建筑知识的教学方法,所以,他又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读建筑工程系。以后,贝聿铭又进入哈佛大学,受教于一代建筑名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贝聿铭被迫改变初衷,遥望着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呻吟的祖国,他踌躇再三,决定在美国定居。1942年,他与在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留学的陆书华小姐结为秦晋之好。陆女士贤淑聪慧,深知贝先生的才华,结婚伊始,便放弃自己的专业,全心辅佐丈夫的事业。
1946年,当贝聿铭获得哈佛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时,他成了系里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1948年的一天,经人介绍,贝聿铭出现在美国地产大王柴肯道夫的面前。柴肯道夫把自己私人办公室的设计任务交给了贝聿铭。贝聿铭初出茅庐便身手不凡,建成办公室后,地产大王盛赞贝聿铭说:这位奇才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有着超人的智慧。随即,柴肯道夫放心地把丹佛、纽约几座20多层的大厦和加拿大一组建筑群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他——这位才30岁出头的建筑师。
1955年贝聿铭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1958年他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这样,一颗新星就在美国建筑界的夜空升起来了。建筑设计公司开业后,先后承建了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玛丽大商场、夏威夷大学的东西方中心、麻省理工学院的地球科学大楼、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科林斯广场、新加坡的莱佛士国际中心、伊朗德黑兰的工业贷款银行大楼等等。贝聿铭设计的建筑,名闻遐迩,往往成为游客必至、拍照留念的地方。
名气与日俱增,贝聿铭的顾客名单越来越长,社会层次也越来越高了。在他的社交圈中,既有音乐家、作家、艺术家,也有商业巨子。在国家美术馆东厅的设计中,他找到了最理想的主顾——保尔·麦伦。这位“大亨”为了扩建父亲投资兴建的国家美术馆,决心不惜血本。他交给贝聿铭的支票是可以随意填写数字的。他惟一的要求是:从图纸设计、安装技术,直到建筑材料、内部设施,一切都必须是最好的。
1978年,东厅工程终于竣工,贝聿铭不负众望,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才华。主厅的不同高度,不同几何图形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接。灿烂的阳光透过密如蛛网的天窗洒在墙壁上,幻化出美丽的图案。天窗上那些轻如鸿毛的挂饰,随气流缓缓飘动,恰似飞鸟轻舒双翼,使大厅增添了无限生气。
东厅开馆后,观者如云,好评如潮。仅50天中,那里就吸引了100万观众。诸如“东厅代表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一种品质”、“堪称当代最杰出的博物馆”的赞誉屡屡出现在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这一项建筑的设计使贝聿铭进入了世界级建筑大师的行列。第二年,他获得了美国全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这一年被美国建筑界称为“贝聿铭年”。
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挑选一名优秀建筑师,修整矗立于拿破仑广场的卢浮宫。这一消息轰动世界建筑界,各国名师巨匠闻风而动,群起角逐,人人渴望获得这一殊荣。而当法国文化部向15家大博物馆征求意见,请他们帮助物色建筑师时,结果竟有14家都力荐贝聿铭。终于,贝聿铭这个东方人被密特朗总统选定,担当了为西方文化瑰宝增辉的重任。1989年7月,卢浮宫接待大厅正式竣工,当清波潋滟的水波簇拥着一座璀璨明耀的玻璃金字塔出现在广场时,人们始信密特朗总统独具慧眼,而声名显赫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亦是当之无愧。
1983年,贝聿铭还欣然承诺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设计一幢新的办公大楼。6年过去了,在贝聿铭父亲曾经工作过的中国银行旧建筑的旁边,一幢70层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这座新建筑形态如竹,取节节升高之意,通体的玻璃钢结构,又使它像一枚光芒四射的大宝石,异常引人注目。据说,它是世界上除芝加哥和纽约之外最高的摩天大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