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央解决合作的问题
《团结建国: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三大战役》转载请注明来源:酷读小说网kuduxs.com
第6章中央解决合作的问题
1953年3月8日,中共中央在听取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当前农村情况的汇报后,决定对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进行整顿。
中共中央并于当天即发出了《中央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发展的五年计划数字的指示》。指示指出:
在互助合作方面,计划订高了,势必发生急躁冒进,贪多贪大,盲目追求高级形式与强迫命令形式主义。目前无论在老区,如华北等地,或新区,如四川等地,均已发生了‘左’倾冒进的严重现象,如不立即有效制止,将招致生产的破坏。
原来,在1952年我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这个小高潮时,由于发展速度太快,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有人称之为“小冒进”。
在当时,由于某些干部中存在着单纯任务观点,在不少地区产生了盲目追求高级形式和数字的形式主义的偏向。
这些干部不从生产出发,甚至有的人只是为了完成组织起来的数字任务,不去耐心教育农民,而是采取简单生硬的办法,威胁和强迫群众编组。
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自愿两利原则,在群众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也有的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脱离农民的觉悟程度,盲目追求高级形式,使生产和农民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
在华北,当时不少地方在办社中存在着“宁多勿少,宁大勿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错误思想,因而违反农民自愿,胡乱地多办社、办大社。
有的地方为了集中骨干建社而拆散了互助组,把许多组员丢在社外单干。
盲目追求公共财产的现象也是严重的。长治地区新建的千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有70%将牲口、农具等全部归社公有,有的甚至连棺木寿材、老羊皮袄也归了社。
片面追求农业合作化的高速度的行为,在群众中引起思想混乱,造成生产上的损失。不少地方一冬无人拾粪,副业生产无人搞,场里、地里庄稼无人收拾,牲口无人喂,有的地方已发生卖牲口、砍树、杀猪、大吃大喝现象。
在河北大名县,一个叫文集的村子,为了建大社,把该村所有的磨粉家具和大车全部控制在文福庆社里,以不入社就不准使用的办法强迫群众入社。
大名县六区老庄朱秀亭社扩大时,一个区干部在群众会上讲:“我把合作社的好处都给你讲完了,你再不入社就没有理由了。不入社,以后社里不借给你东西使,由你自己打井”,威胁群众入社。
强迫入社的结果,导致群众生产情绪低落。
四区小龙杨文选社,未并社前,社员生产都很起劲;盲目并成144户的大社后,冬季积肥和副业生产搞不起来,社员闲了一冬天,社里的20多垛花生秧子和一堆堆的谷子都丢在村外场里,任风雪飘没,无人经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郑明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