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聚式原子弹
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收聚式原子弹
最早出现的原子弹是一种枪式原子弹。由于这种原子弹对核装药的利用率不高,经科学家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一种收聚式原子弹,也叫内爆式原子弹。
收聚式原子弹的外型比较短粗,核装药不像枪式原子弹那样只有两块,而是许多块,它们对称的分布在以中子源为中心的球面上,很像一个有皮块拼接的足球。在每块核装药的外面装有中子反射层,再外面是高爆速炸药、传爆药和雷管。所有雷管都与起爆控制器相连。当起爆控制器按照预定的起爆时间发出的起爆指令时,所有雷管便同时引爆传爆药,所有炸药块同时向里爆轰。每块核装药在炸药的爆轰下,受到压缩。并以很大速度向球心的中子源运动。核装药在高速向球心靠拢时,相互碰撞,产生的高压使核装药在球心处达到高超临界。同时,球心的中子源射出大量中子,链式反应开始,向外膨胀。在内外力量的夹击下,核装药体积达到最小,密度最高,链式反应激烈进行,在不到几微秒的时间内,放出巨大能量,温度可达3107~4107摄氏度,压力高达数百亿个大气压,其杀伤威力远在枪式原子弹之上。
美国小男孩原子弹
小男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首枚原子弹的名称。1945年8月6日由保罗·提贝兹驾驶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在广岛上空9000米投下。在日本当地时间早上8时15分,在550米高度爆炸。
设计
长:3米,宽:71厘米,重:4000公斤。使用枪式,将一块低于临界质量的铀—235以炸药射向三个同样处于低临界的环形铀—235,造成整块超临界质量的铀,引发核子连锁反应。
小男孩这种设计的核武器在使用前并未进行过实际试验。美国于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沙漠试爆的第一枚原子弹是以钚为原料。当时美国的浓缩铀只足以制造一枚铀核弹,而且已有使用受控制的铀核反应堆的经验,对这种铀—235的核反应已有相当认识。因此认为可以毋需浪费珍贵的铀进行实弹试验。
小男孩采用的引爆设计因为存在颇大的危险性,所以之后只在试验武器上出现,而再没有在其他武器上使用。如果运载小男孩的飞机坠毁,弹内的铀块可能被撞击会挤在一起,到达临界质量后或会释放大量辐射,甚至可能全面爆炸。若果飞机掉进水中,炸弹入水后亦很可能会起爆。
爆炸原理
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它可由不同的运载工具携载而成为核导弹、核航空炸弹、核地雷或核炮弹等,或用作氢弹中的初级,为点燃轻核引起热核聚变反应提供必需的能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