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质弹
酷读小说网【kuduxs.com】第一时间更新《核武器科技知识(上)》最新章节。
反物质弹
关于地球毁灭的说法我们不是没听过,“天方夜谭”也罢,有些科学根据也罢,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是科学的飞速发展让世人不得不感叹“万事皆有可能”。据日前星岛网讯披露,美军秘密研制18年的反物质炸弹即将问世,几克的反物质就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现在,人们不禁担心:反物质被用来制造有史以来毁灭性最强的武器,距离“地球灭绝”还为时远吗?
受到通古斯大爆炸等三大“世纪之谜”的启发,科学界在1986年开始提出三次大爆炸可能是反物质发挥作用的结论。1997年,科学家宣布发现了“银心反物质喷泉”,使科学家们寻找反物质的热情再次高涨起来。其实,反物质与普通物质并无两样,所不同的是,组成反物质的粒子与组成人们所熟知的一般物质电荷相反。
早在1928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狄拉克通过数学计算,提出了一项大胆预测: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新的粒子,这种粒子除带正电荷之外,所有性质都与电子相同,即带有正电荷而质量与寿命都与电子相等的粒子。1932年,美国科学家安德森验证了狄拉克的预测。他在分析研究宇宙射线中发现了这种粒子,它的质量和带电量同电子一样,只是它带的是正电,是电子的反粒子,被称作正电子,而电子带的是负电。
1955年,在美国贝克利的质子加速器中反质子和反中子相继被找到。60年代,基本粒子中的反粒子差不多全被物理学家们找到。一个反物质的世界渐渐被科学家像考古般地“挖掘”了出来。1996年1月,欧洲粒子中心的科学家们利用粒子对撞机使高速的氙原子与反质子相撞,获得了9个反氢原子,虽然这些反氢原子在亿分之三秒后就分散成为反质子和反电子,但标志着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反物质了。反物质的原子核是由反质子和反中子构成的“负核”,外有正电子环绕。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叫反物质。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反粒子是由原来粒子的内部结构被“镜面倒转”以后得到的。
正如,当你照镜子时,镜中的那个你如果真的存在,并出现在你面前,那么镜中那个你就叫做“反你”。许多反物质的研究者还这样推测:在开天辟地的那个时刻,物质和反物质就分离开,构成了两个宇宙,一个称作“宇宙”,另一个则是“反宇宙”,它们互相排斥并且以很大的速度互相远离。反物质正是一般物质的对立面,而一般物质就是构成宇宙的主要部分。反物质一旦同我们世界的“正物质”接触,便会在瞬间发生爆炸,物质和反物质变为光子或介子,释放巨大能量,产生“湮灭”现象。据目前人类所知,反物质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能量源和爆炸性物质。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著名质能换算公式,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微量的反物质便能产生惊人的巨大能量。它能以辐射形式百分之百的效率释放能量,而二核裂变的效率是1.5%。美国兰德公司在一份反物质实验报告中指出,当1克反物质与1克物质相互碰撞湮灭时,放出的能量是5107千瓦/小时,约为6兆瓦年。但是,反物质极不稳定,它可以把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化为灰烬,连空气也不能例外。目前,世界上任何大型的粒子加速器里都可以制造出小量的反物质,但是大规模又便宜地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反物质。
2004年3月24日,在美国宇航局召开的“先进概念研讨会”上,美国人公布的数据显示,生产一千亿分之一克的反物质,需要耗资近60亿美元。但是,据2008年10月18日美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军方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产生反物质的新方法,使得产生百万分之一克反物质的成本从10亿美元降低到了1亿美元。除此之外,欧洲有关研究中心已经在开发一种新型的反物子减速器,这是一种先进的反物质生产设备,这种设备将有望大幅度提高反物质的生产能力。
科学家们认为,反物质不仅能够解决能源问题和实现能源革命,而且在军事上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反物质被各国军事专家认为具有以下4项军事用途:一是用作超高速火箭的推进燃料,如光速火箭的燃料;二是用作空间轨道上军用站以及其他领域的超小型、超轻型能量发生器;三是用作启动聚变弹的“核扳机”;四是用作集能束武器,如可任意调节的反物质炸弹。可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核大国对以反物质作为弹药的反物质武器倍感兴趣。
早在1983年,美国兰德公司就耗资200万美元为美国空军进行了一项生产和使用10万亿个反质子/秒的可行性研究和使用该技术制造“质子炸弹”的可行性研究。在2000年,美国空军更是成立了由号称“美国反物质武器之父”的爱德华兹为负责人的“革命性弹药”研发小组,开始专事反物质武器研究。
从西方的核武器划分标准来说,反物质武器属于第四代核武器,被视作“常规武器”的核武器,可以在常规战争或局部战争中使用。反物质武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量密度极大且易于点燃,不像原子弹裂变反应那样要求临界质量而无法减小其体积,也不像氢弹聚变反应那样要求极高的点火温度而必须由原子弹引爆。
与核弹不同,反物质炸弹拥有氢弹爆炸的威力,但是爆炸时只产生电磁波,并不会产生核辐射,不会对生物和植物造成巨大辐射伤害,引起人道主义灾难,是一种“干净的氢弹”。据科学家们估算,每百万分之一克的反质子与质子发生湮灭(爆炸)后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7.8公斤的TNT炸药。一克的反物质就相当于22000吨的核炸弹当量,相当于当年投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的能量。几微克的反物质放出的能量,就可作为热核反应的扳机,或者可以激励出很强的X射线暴或Y射线激光。如果一个反质子和一个质子相互进行湮没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约为一个铀原子核裂变时释放出能量的10倍;如果考虑湮没反应在物质中引发的次级效应,那么这种反应就将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据悉,美国五角大楼于2008年9月举行了一次代号为“反物质特攻—2008”的电脑模拟演习,演习实况如下:201X年,一名美军士兵携一枚反物质定时炸弹潜入C国首都,在市中心临近C国总参谋部大楼的公共厕所内安装好后从容撤出。军事行动开始后,反物质定时炸弹爆炸,C国总参谋部大楼和附属设施化为灰烬,而这名士兵所携的反物质炸弹只有五千万分之一克!随后,一枚反物质脉冲炸弹在C国电力和通信网络上空引爆,刹那间,该国的军事和社会活动彻底瘫痪……演习结束后,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惊叹:“几克重的反物质炸弹就能毁灭地球了!”然而,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的历史学家、科学家乔治·戴森指出,“干净”的反物质武器远比“肮脏”的核武器更可怕,因为它更有可能投入实战。如果美国研制出反物质武器,那么,美军在战场上将更加无所顾忌,由于它没有核残留,美军可能会将其归类为常规武器。
虽然反物质炸弹在理论上拥有巨大的湮灭性摧毁能力,但是在技术上依旧存在着一些无法超越的挑战。首先,如何能够便宜地生产制造出足够多的反物质,依旧是一大挑战。其次,储备反物质在技术上存在难点。如何在小型空间内储存足够的反物质,如把它们装入瓶子,而不是存放在强大的电磁场内。
事实上,反物质并非像一些科学家描述的那样法力无边,因为在关于反物质的学术研究方面,仍有六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六个问题如下:第一,电与磁的能量交换本质依然不详。该观点认为,人工获得反物质及其应用的说法则是站不住脚的。第二,正物质不能束缚反物质。该观点认为,目前获得的反物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物质。第三,人工磁场难以束缚反物质。该观点认为,被束缚于强大的人工电磁场下反物质,容易出现风险。第四,反物质是单项不可逆的。该观点认为,反物质炸弹在储备设备寿命到期且没有机会使用的时候,最终湮灭之时必将使储备者受害。第五,用正物质不能制造出反物质。该观点认为,在正物质的环境里寻找反物质,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第六,湮灭机理不详。该观点认为,正反物质湮灭过程中,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机理没有本质性认识。
但三个方面的技术难点无法超越:第一,能量守恒原理不能超越。因为要湮灭多少正物质,必须伴有多少等量的反物质,尽管反物质炸弹的能量释放比原子弹更加威力无比,但也必须先有反物质炸弹的一定储备,特别是反物质的储备,才有反物质炸弹的威慑。因此,就当今科技能力而言,妄图通过反物质炸弹来毁灭国家,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第二,反物质炸弹的储备难以从技术上超越。大家知道,即使是核武器,只要包容好、包装好、安放好,就相安无事。可是,反物质却不像普通物质这样,而是需要强大的磁场能量来束缚。然而,强大并不可间断的磁场能量,不仅需要更加先进可靠的设备,更需要强大的电能来维持。因此,所谓的反物质炸弹的应用,则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三,反物质炸弹万无一失的安全性难以超越。因为技术风险巨大,一旦失控,那就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么简单,而首先毁灭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是操刀者自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酷读小说网】地址:kud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