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军事谋略家成才故事》转载请注明来源:酷读小说网kuduxs.com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第二章著名军事家的故事3

朱德

1886年12月1日生于中国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一个佃农家庭。原名朱代珍,后曾改名朱建德,字玉阶。幼年入私塾。1906年入顺庆府(今四川南充市)中学堂读书。1907年在成都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1908年在仪陇县高等小学堂任体育教习兼庶务。1909年在昆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同年冬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在讲武堂毕业后,被派到云南新编陆军当副目(副班长)、司务长。在此期间,秘密向士兵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同盟会在各地组织起义反对清王朝的情况。同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时任队官(连长),参加攻打总督衙门的战斗。辛亥革命后,参加援川军,支援四川起义军。1912年返回昆明,任讲武堂军事教官。1913年至1915年任滇军营长、副团长、团长。在作战中积累了运用游击战术的一些经验。1915年起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1916年在川南纳溪战役中,以少胜多,显示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1917年升任旅长,在四川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了寻求革命真理,毅然抛弃高官厚禄,于1922年到上海、北京寻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曾先后会见孙中山和陈独秀。同年9月前往德国留学,11月由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在格丁根市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哲学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军事,1925年春,曾要求到苏联莫斯科学习军事,表示:“归国后即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同年,因在柏林从事革命活动,两次被德国当局逮捕,7月被驱逐出境,后转赴苏联学习军事。在学习期间,曾提出回国后将实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的作战方法。

1926年夏回国,被派往川军,争取杨森部协助国民革命军北伐。在此期间,参与领导反抗英国军舰炮轰万县的斗争。11月,和杨阍公、刘伯承组成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领导四川泸(州)、顺(庆)起义,策应北伐,并试图建立由中共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1927年初,遵照中共党的指示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培训军事干部。5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曾以部分枪支武装农民自卫军。

1927年8月,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军长。起义军主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后,同陈毅率领余部转战闽赣粤边界,到农村找立足点,坚持革命斗争,保存革命力量,并对部队进行多次整顿,把一部分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分配到连队中去,加强基层工作。他领导部队由单纯打仗转变为同时做群众工作,发动农民进行打土豪的斗争;在军事上开始实行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转变;由硬打硬拼转变为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有把握的仗就不打,不打就“游”。他指出:今后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农民的游击战争。1928年1月,同陈毅等在中共湘南特委的配合下,发动了遍及十余县的湘南起义,把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武装夺取政权。先后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第三、第七、第四师。同年4月,同陈毅率起义部队和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成立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同党代表毛泽东一起指挥第四军进行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挫败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多次“进剿”和“会剿”。1929年初,他同毛泽东率部向赣南出击,后转入闽西,建立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他在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上作军事报告,并参与制订会议决议。1930年6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8月,任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同月任红军总司令。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同毛泽东一起,指挥第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敌,先后挫败国民党军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和发展。1931年7月发表《怎样创造铁的红军》一文,论述红军的阶级性质、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政治训练等问题,提出:“红军的战斗力不仅是靠军事技术的条件来决定,最主要的是靠红军的阶级政治觉悟、政治影响,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瓦解敌人的军队。”这一论述对进一步提高红军战斗力起了积极作用。同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军事人民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3年春,同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一起,指挥所部以大兵团伏击战法,于黄陂、草台岗等地歼灭国民党军主力近三个师,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月,在中国工农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和周恩来、王稼祥都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朱德继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他和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以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在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合、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后,他先后同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一道,维护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红军的团结,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等地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1937年6月,兼任军委成立的军事研究委员会主任,领导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研究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开展军事教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周恩来、叶剑英代表中国共产党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就共同抗日问题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还兼任军委前方分会(后改称华北军分会)书记。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积极配合国民党军对日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而后指挥八路军各部队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1937年10月,经他和彭德怀、任弼时向中共中央提议,恢复了在改编为八路军时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月,率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二九师挺进晋东南。1938年4月,同彭德怀等指挥部队,挫败日军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动的“九路围攻”,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随后,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的指示,命令第一二九师主力及第一一五师一部从太行山区挺进冀南、豫北,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根据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战略方针,领导八路军巩固和发展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发表《论抗日游击战争》一文,全面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重大意义和各种战法,对指导和推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38至1939年间,他先后兼任过中国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曾指挥部分国民党军队与八路军一起对日作战,朱德坚持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维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对国民党军进行细致的团结工作,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当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制造摩擦时,则坚决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40年2月,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朱怀冰部进犯太行抗日根据地,他同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主力一部,在平汉铁路东西两侧进行卫(河)东磁武、涉林等战役,打击石友三、朱怀冰部,对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起了重要作用。1940年5月返回延安后,直接参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根据地的抗日战争,同年冬,首倡“南泥湾政策”,指示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开荒种地,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年10月,在延安参与发起成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并被选为联盟执行委员,从事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工作。11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事教育委员会和军事学院,他负责领导军事教育委员会并兼任军事学院院长。1945年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作战的经验,论述中国人民抗战的军事路线、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以及养兵、练兵、用兵的方法。同年6月,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后,他同毛泽东一起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向日伪军开展全面反攻,解放了华北、华中等广大地区。

日本投降后,参与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以及调整战略部署,编组野战兵团,实行战略转变等重大决策。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坚持反共内战的阴谋,极力主张积极向东北发展,派遣大批部队和干部及早占领东北战略要地。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同刘少奇、董必武等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同年秋,亲临华北前线指导作战。10月,指导晋察冀野战军取得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对扭转晋察冀战局起了关键作用。11月,指导晋察冀野战军取得石家庄战役的胜利。此役开创了野战军攻占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成功先例。他总结的石家庄攻坚战经验,在各个战场上迅速推广。1948年5月,他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在河南濮阳地区召开的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并视察华东野战部队,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部队团结和纪律性起了重要作用。同年9月以后,参与组织和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1949年5月,同毛泽东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部署渡江战役和解放西南、西北地区的重大战役,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继续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49年11月,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4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起,还连续被选为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朱德重视加强国防建设,参与制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并亲自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干部作赴朝参战的动员。他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了人民解放军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历史性转变,并参与领导空军、海军、装甲兵等军种、兵种的组建工作。他关心后勤工作和军事工业的发展,要求尽快地生产出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他十分重视部队的训练,强调实施现代化、正规化的统一训练计划,办好各类、各级军事院校,并曾亲自到军事学院对毕业学员进行监考和考核。他还经常深入陆海边防和军营哨所视察,了解部队的训练、执勤和生活情况。1974年,虽已八十八岁高龄,仍亲自视察海军舰艇,并乘舰出海检阅。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受到错误的批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他进行了抵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强调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善于从实际出发,建设人民军队,决定战略战术。

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岁。

朱德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的建树,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军事论著收入在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朱德选集》(1983年出版),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编辑的《朱德军事文选》(1997年出版)。《朱德传》有多种版本出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朱德年谱》于1986年出版。

刘伯承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中国四川省开县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翌年参加四川讨袁军。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的战争中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委委员,任泸州、顺庆起义军四川各路总指挥(后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军长)、南昌起义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1928年留学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并作军事问题补充报告。1930年夏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2月在上海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32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红5军团参谋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先遣队司令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2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后兼政治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86年去世,享年94岁。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他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取得了第4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长征中,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亲临前线指挥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诸战斗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在正太路东段,对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之日军实施伏击战,三战三胜,歼敌数千。4月,又粉碎日军对武乡长乐村的9路围攻,连克长治等18座县城,并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敌后大反攻中,他指挥部队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收复县城59座,巩固并发展了晋冀鲁豫解放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上党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军13个师,接着挥师东进,组织发起平汉战役,歼灭国民党2个军并争取国民党1个军在战场起义,1946年冬,他指挥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等战役,有力地配合全国各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他与邓小平共率12万部队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在鲁西南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9个多旅,协同华东野战军打破了蒋介石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此后,率师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陈粟、陈谢两部密切配合,逐鹿中原,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冬,他与邓小平、陈毅等指挥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在渡江战役后,他进军西南屡建功勋,直至整个西南获得解放。

刘伯承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对中国游击战、运动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精辟独到的论述。他的“指挥艺术和作战谋略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中的瑰宝。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全力抓住太行山军民战略思想的转变,提高部队对游击战战略地位的认识,他首创“游击集团”的人民战争形式,提出“敌退我进”的作战方针,科学地阐述了游与击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相融合,适时调整游击战与运动战的份量”的重要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解决了集中大军编组野战兵团、战场准备、后勤保障、攻城战斗、以及战役指挥、战术指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使部队较快地从分散的抗日游击战争转向集中的大规模运动战的国内战争,趋利避害、机动歼敌,是刘伯承作战谋略的精华。他认为机动的本质是消灭敌人,只有辩证地处理敌我之间的强弱关系,趋利避害,才能达到机动歼敌的目的。他指出:“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运动战也是“大机动大歼灭,中机动中歼灭;小机动小歼灭。”他还提出,大踏步进退是机动的主要形式,必须同敌人展开争夺机动自由的斗争,提倡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机断行事,利用敌人机动兵力与守备兵力分散上的矛盾击破敌人。以及各种具体条件下的机动作战等问题。他对机动作战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论证,使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得到了多方面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他在用兵谋略上,还主张用兵不复和战法创新。同是伏击战,或伏其救者,或伏其退者,或诱伏,或逼伏。同是口袋战术,有时采用“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有时采用“围师不阙”,“紧缩敌人于狭小范围之内而困饿之”,同是围点打援,有假攻势,真打援;有真围真打,既夺城又打援等。他灵活运用并发展人民军队游击战、运动战的传统战法,总结出“麻雀战术”,“黄蜂战术”,“狼的战术”,“大迂回大包围”等新战法。诸如“吸打援敌”,“回马枪”,“拖刀计”,“猛虎掏心”,“釜底抽薪”,“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攻敌所必救,歼其救者;攻敌所必退,歼其退者”,以及“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已”的“打蛇术”等。他的兵法谋略,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又是对中国古代兵法的批判和继承。

刘伯承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邓小平曾评价说:“刘伯承的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叶挺

叶挺,字希夷,中国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北伐和抗日名将。

叶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富有正义感。上中学时,他最喜欢看张炳麟、邹容的书,这些进步书籍使年轻的叶挺产生了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他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决心学好军事,报效祖国。在这期间,国内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连年混战,人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就在这一年,叶挺的母亲病故却无钱埋葬,他的妹妹只能送给人家当童养媳,这一切使叶挺对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反动统治充满了怨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行星总督开始》《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剑阁闻铃》《乌龙山修行笔记》《一个俗人的诸天影视之旅》《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结婚而已》【天悦小说网】【全本久久】《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怀娇

怀娇

白糖三两
被誉为世家望族之首的魏氏声名显赫,嫡长子魏玠品行高洁,超尘脱俗,是人称白璧无瑕的谪仙,也是士族培养后辈时的楷模。直到来了一位旁支所出的表姑娘,生得一副祸水模样,时常扭着曼妙腰肢从魏玠身前路过,秋水似的眸子频频落在他身上。这样明晃晃的勾引,魏府上下早就看不下去了,好在魏玠是端方君子,对此只视而不见,不曾有过半分动摇。薛鹂年幼时曾被人相救,此后便倾慕那人多年,只是她出身低微,自然要使尽浑身解数向上爬,
其他 全本 56万字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橙子棠
沈欢喜很倒霉,头婚嫁了个凤凰男,二婚嫁了个妈宝男。她忙着给家里挣钱,劳心劳力付出,对两个女儿疏于关心,不知道头婚时凤凰男背着她虐待孩子,也不知道二婚后妈宝男一直在女儿跟前挑拨离间。几经磋磨,两个女儿心受重创,自卑怯弱,还和她产生了很深的隔阂,以至于母女老死不相往来。再后来,大女儿因沙尘肺丢了工作,宁可去捡破烂谋生也不求助于她;小女儿患了肺癌,也不愿告诉她,最后因为没钱去医院,活活病死在破旧的出租屋
其他 全本 67万字
如见雪来

如见雪来

杨溯
高冷禁欲猫妖攻X吊儿郎当流氓受-秘宗甲级通缉犯苏如晦病重惨死,甫一醒来,便发现已是五年后,他成了秘宗首徒桑持玉的新婚夫侍江却邪。桑持玉,苏如晦的生死宿敌,昆仑秘宗最负盛名的武官。昔日的天之骄子,不知犯了什么错被废右腿,满身鞭伤,苟延残喘。罢了,看在他这么惨又长得俊的份儿上,冰释前嫌吧。苏如晦心想。苏如晦一面为他治伤一面感慨,“这鞭子抽得你浑身没一块好肉,谁对你这么狠?真不是人。”桑持玉静静抬眼,道
其他 全本 70万字
小玲建军

小玲建军

空中云点
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
其他 全本 9万字
顶级掠食者

顶级掠食者

by水千丞
真正的顶级掠食者,掠夺最好的生存资源,捕食最顶级的猎物188男团第11本来啦~
其他 全本 64万字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爱吃咸鱼的老虎
诺顿萨格一直以来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地主富豪,有个大地盘,让很多人靠着他吃饭,再请几个秘书,雇一群小弟,有事作威作福,无事看舞听曲...凭借着穿越带来的‘北斗神拳’外挂,他觉得......
其他 连载 2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