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雄》转载请注明来源:酷读小说网kuduxs.com
“浮屠众需留全发,一从中国风俗。”对于佛教剃度的习惯和中国人留全发的传统相互违背,这也是佛教开始传播不广的原因,刘封希望尽快促成印地佛教本地化的进程。还约定佛教受众可食酒肉(最开始的佛教徒本是乞讨食物,难道还有挑荤选素的习惯吗?只要是不是自己杀的或是看到杀的肉都可吃)中国佛教徒至此也食用肉类,根据刘封的建议这些规定都被支谦记录下来,成为了后来的《梁皇十三律》,并请支谦去西域请来高僧翻译佛经。这也暗含着向西扩张的意味,刘封为自己的宏大计划预先埋伏上一笔。
后来贵霜僧人舍那合摩什与康居僧人康僧尚等一起在榆中(今兰州下游)的僧苑里翻译了诸多健陀罗文化,包括医药、艺术、绘画和建筑工艺,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泛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全面接触。最有影响的是《金刚陲波罗密多经》(俗称《金刚经》),太平四年,盘越国高僧安优昙能在僧苑里学习该经后,到雅隆传讲,是为藏传密教之先驱。这一活动长达两百多年,对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多样做出极大的贡献。为后世研究丝绸之路的专家称为“3世纪泛亚大路的文明之花”。
建安廿一年春
刘备病情不稳定,儿子尚小,诸葛亮的忠心和能力肯定没问题,但是资望又不能压制住众人。张飞性格暴躁,关羽盲目自信,都不适合辅佐幼主,而且两人年纪也大了。曹操最近倒是不顾身体不好,强打精神要再最后努力一把。刘备也不得不担心,更何况身体倍儿棒的孙权也不是善男信女,这小子变脸之快,脸皮之厚也不在两位老前辈之下。
刘备一咬牙还是决定让刘封尽快回襄阳,刘备已经打定主意要把刘封的兵权给削了,让他提前“退休”以保证自己钦定的接班人能顺利接班,保证下一届班子的团结。
刘封看到信,很不舒服,过去父子两人的矛盾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也不过是做事的方式不同,但是随着刘备的病,这种关系立刻恶化,父子的矛盾也日益公开化。
手下知道内情的将领都很不满,因为刘封实际上有大功的,不奖赏就好,削兵权本身的含义就多了,将军不带兵已经不成之为将军,后面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人头落地。在汉代,很忠伦理关系,讲究君臣父子,一般不能对抗上级的命令,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吾不是愚夫,这等乱命有什么好遵守的。”刘封心里五味杂陈,领兵在外的人最怕君主不相信自己,一但两者有了信任危机那都是很严重的事情。
“将军怕甚,将军之能进可割据关中,坐拥两州南面称王。退也可侍魏,不失富贵。”美霖说道。
王诜给美霖丢了眼色阻止他再说下去。
刘封沉默了一会儿:“我岂不识,只是一旦内乱,亡国乱臣的罪名便要和各位一起担当了。生灵涂炭,可惜了大好河山因为我一人而遭难。”
王诜一抱拳:“将军若遭难,我等能幸免吗?俗话说‘刈草带根土’,牺牲的也不是您一个人,我们死了,这里谁来保障呢?”
刘封苦笑了一下,他早想到这个结果了,自己的部队早已和自己一体,如果自己死了,这群人势必被清洗,那蜀汉的力量更是会削弱。便宜了谁呢?刘备啊,刘备怎么关系到自己就没了眼光。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见睫前。
刘封坐着车到长安城去见徐庶,现在的情况不容有人来破坏他的计划,从马直更是杀气腾腾。
“现在父亲怀疑我,所以来请教先生如何避免。”刘封也不和徐庶客气。
徐庶拈着胡子沉吟了一下说:“明将军素习《春秋》,岂不闻‘其父攘羊’乎?”
刘封想了想,这个老狐狸,居然这个时候还给我绕弯子,拿那个偷羊的典故来讽语。表面上却是很恭敬地说:“只是目下疑惧已经很深,不是一个‘隐’字可消弭的。”
徐庶一笑:“愿效犬马往襄阳。”
刘封心里一乐:“算你识趣,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既然你不想参与到咱父子间的事来,那就中立吧。”嘴巴上却说:“能得先生开解,封何幸。”
“公受乃国之干才,若能警卫国家,则是朝廷之幸。我这点腿脚工夫值得拉。”徐庶笑着说。
送走了徐庶,吕袭问道:“主公是否要……”
刘封摇头说:“元直还是识大体的。”
襄阳
大将军府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侧帽如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