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宋朝之旭日初升》转载请注明来源:酷读小说网kuduxs.com
赵匡胤外出务工的第一站是随州,随州刺史董宗本是赵弘殷的铁哥们,董夫人和杜氏也好的像亲姐妹一样。他们热情的接待了赵匡胤,并且介绍了自己的儿子董遵诲。
身为随州第一公子哥的董遵诲,自然是气宇轩昂,风度翩翩。但是站在赵匡胤面前,竟然矮了半头。不是气质上输了半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矮半个脑袋。
赵匡胤啊,你究竟吃了化肥还是泼了大粪,竟然长的比我还高。
董遵诲得知赵匡胤也是习武之人,于是和他较量一番。这场较量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他的武艺,而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本领。要让他这个穷小子大开眼界,看看自己这个随州第一公子的真才实学,而后虔诚膜拜,心悦诚服。
但是非常可惜,董遵诲不但没有试出赵匡胤的深浅,反而在他的眼花缭乱的棍棒下左支右绌,狼狈不堪。
董遵诲练得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别人敬畏他第一公子的身份,无论什么事都让着。久而久之,觉得自己武艺天下第一了。殊不知赵匡胤这个愣头青不知道寄人篱下要谦恭谨慎,反而激起了争强好胜之心,三招两式打败了他,让他很没有面子。
赵匡胤远在随州,不知道京师开封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耶律德光虽然做了中原与契丹的共主,但是因为性格凶残,目光短浅,不把中原人当自己人看。不但大力支持契丹兵打草谷的行为,而且还非法扣押了各地节度使们。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在各地军民拿起武器,纷纷反抗辽国残暴不仁统治的时候。刘知远审时度势,在太原称帝。
耶律德光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在中原待不下去,于是夹着尾巴返回漠北。就这样刘知远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夺取了天下,建国后汉。
赵弘殷到处找关系,又回到了禁军,仍然做着不大不小的军官,领一份不多不少的俸禄。
他以一己之力,养活全家老小,而且小日子非常滋润。从后晋到后汉,皇帝换了几个,但是他依然地位稳固。不管时局怎么变化,禁军里总有他一席之地,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
赵匡胤在刺史府里,从基层干起,学习如何处理日常事务,日子过的单调枯燥之极。
他的家境虽然普通,但是毕竟来自大城市,言谈举止,气质内涵,都不是随州这种小地方的人能够相提并论的。虽然长的黑了一点,但是浓眉大眼,气宇不凡,在董遵诲的朋友们面前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这些朋友们碍于董宗本的身份,众星捧月一般,处处让着董遵诲。董遵诲自带随州第一公子的光环,非常享受别人的恭维奉承。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赵匡胤这个家伙平易近人,谈吐不凡,成了人人追捧的对象。倍受冷落的董遵诲心中失落之极,对于抢了自己风头的赵匡胤,也越来越看不顺眼。
某天大家谈论一场著名战役,这场战役过去了很多年,早已盖棺定论。但是这些小青年们太过清闲,又拿出来评头论足。其间董遵诲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引来阵阵掌声。但是赵匡胤却有不同的见解,于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哎呀,你吃我家的,住我家的,现在还要拆我的台,简直就是白眼狼。董遵诲原本就非常讨厌赵匡胤,这时见他针锋相对,忍不住大声呵斥。
赵匡胤年轻气盛,浑身是刺,不知道寄人篱下应该韬光养晦,应该低声下气,受不了这个窝囊气,于是愤而离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凭爷的本事,还愁找不到好工作吗?
第二站是投奔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王彦超身膺武职,果然和董宗本这个文官大相径庭,性情非常爽快耿直。痛痛快快给了赵匡胤十贯钱,并且告诉他,自己身边早就人满为患了,实在没有地方安置年了,请另谋高就吧。赵匡胤无可奈何,只得拿着十贯钱离去。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进来看一看瞧一瞧。进来你会后悔一时,不进来你会后悔一辈子。
这不是某些两元商品店在做广告,而是赌场在以优美动听的言语撩拨路人。
瞧你红光满面,一定财运亨通,进来耍耍。如果运气好,一个铜钱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八个变十六个,十六个变三十二个…,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钱越来越多。
受到诱惑的人们,抱着小赌怡情的想法走进赌场。也不用脑筋想想,谁愿意做赔本的买卖?如果赌场天天输钱,为什么要开下去?赌场老板的脑袋被驴踢了,还是有病?
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套路。先让你小赢几把,觉得赢钱非常容易,等你上钩之后,再让你大输特输,只到你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火色山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