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色山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京师,赵匡胤顾不上鞍马劳顿,立刻觐见柴荣。老板,依我看来,这仗打得。他拿出自己的地图,条分缕析,附带加上自己的可法。
柴荣见他侃侃而谈,不禁大皱眉头。你既不是优秀的国防生,又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凭什么断定能打胜仗?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做为呈堂证供,所以希望你想清楚再说。战争如果朝着你预想的相反方向发展,你是要受到责罚的。
我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一定会打胜仗,但是心中的直觉告诉我,一定可以打胜仗。如果按照我的步骤,一定能大获全胜。赵匡胤没有被柴荣吓倒,依然口气强硬。
凭直觉说话,你的恋爱脑把战争想的也太简单了。柴荣忽然之间觉得赵匡胤有些陌生了,有些看不懂了。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决定相信他,继续对后蜀用兵。
赵匡胤当了官,越来越觉得书读少了。身边都是张琼这样的粗鲁莽汉,打架自是没有话说。但是遇上重要的事,连个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他想到了苗训,于是让张琼去苗家村请他出山。临走之前,再三叮嘱,苗训是世外高人,要恭恭敬敬,以礼相待。
攻打后蜀之战,果然如同赵匡胤所设想的那样发展,黄花谷之战成了战争的转折点,此后后周军节节胜利,后蜀军越来越被动。
人们看待赵匡胤的表情也越来越惊讶了。哎呀,我去。战争的进程全都说对了,难道会未卜先知?
张琼兴冲冲来到苗家村,眼见苗训弱不禁风,似乎一个巴掌就能打到月球上去,不禁大失所望。苗先生,请跟我走一趟吧。口气大大咧咧,似乎把赵匡胤叮嘱的话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回去告诉赵匡胤,我家的母猪下崽了,我要照顾它坐月子,不能去京师。苗训抱着小猪崽喂奶,没有时间搭理张琼,毫不客气下了逐客令。
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惹火了我,要你吃不了兜着走。不由分说,扛起苗训,大步流星而去。
赵匡胤见了故人,自是心花怒放。我现在做了官,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请先生指教。苗训倒也洒脱,既来之则安之。好说,好说,遇上难题就说,我会一一解答的。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12月30日),王景攻克凤州,至此四州已经全部纳入后周版图。
赵匡胤情不自禁献上飞吻,隔壁老王,你终于大获全胜,没有给我丢脸,感谢你祖宗十八代!
后蜀被打怕了,西南边陲没有了后顾之忧,柴荣终于能撸起袖子实现削平天下的大目标了。
显德二年十一月(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12月),柴荣正式颁布《伐淮南诏》,命令宰相李谷率领韩令坤等十二员大将先行一步,先扔块砖头试试南唐的反应。显德三年(公元956年2月21日),正式亲征。他举着大刀片子,龇牙咧嘴,奔向淮南。李璟,我来了,你接招吧!
交战没有多久,柴荣就啃到了一块硬骨头,差点崩断了牙齿。寿州守将刘仁瞻这个家伙负隅顽抗,挫败了后周一次又一次进攻。
他宁死不降,忠肝义胆,正是柴荣心目中最完美的忠臣,于是耐心反复劝降。老刘啊,李璟快要完蛋了,到我的公司来吧。只要你跳槽,马上送你一栋别墅,外加一辆豪车。
不嘛,人家从一而终,绝不是那种水性杨花的人。刘仁瞻一根筋,一点面子都不给,就像茅房里的鹅卵石——又臭又硬。
说来也怪,刘仁瞻越倔强不降,柴荣竟然越是欣赏。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
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率领两五水军来到涂山,增援寿州,与刘仁瞻遥相呼应。他深有自知之明,知道擅长水战,不擅长陆地上作战,不与后周军正面交锋。乘坐战船,在淮河上来去如风。时不时伺机而动,偷袭一下。像极了藏匿在阴暗角落里的蚊子,趁人不注意就叮一下。要打它的时候,却又飞走了。虽然不能给后周军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不断制造麻烦,讨厌之极。
他们虽然无法构成致命的威胁,但是给了寿州军民坚守城池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在涂山摇旗助威,敲锣打鼓。寿州城内的兄弟们,我们在为你们加油,希望你们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赵匡胤,别的将军都在打仗,只有你一个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你对得起领的工资吗?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带领五千人马击退涂山的南唐军。
涂山的南唐军有两万人,只拨五千人马,一个要打四个,这很不公平。而且我们都是旱鸭子,不会游泳,会吃亏的。正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五千人马,只是敌人的四分之一。你是不是要我,四分之一则挨揍之?如果换成别的将军,说不定会和柴荣讨价还价。但是赵匡胤胸有成竹,毫不迟疑就接受了任务。
他打开地图,顿时计上心来。从五千人马中挑选了一百多名骑兵,有的是斗鸡眼,有的是罗锅背,尽是些十分奇葩的歪瓜裂枣。让石守信带领五千人马去涡口设下埋伏,自己则带领这一百多名骑兵杀向涂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