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酷读小说网】地址:kuduxs.com
有个商人回来,告诉李煜一个消息,宋军在荆湖一带建造了很多战船。宋军建造战船做什么,准备攻打日本还是美国?当然都不是。那个商人打听清楚了,建造战船是为攻打江南准备的。还建议先下手为强,想办法烧毁战船。李煜仍然没有这个胆量,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烧毁战船,说起来容易,下嘴唇碰上嘴唇,就脱口而出了,但是你知道后果吗?这种馊主意你都想的出来,简直把我往火坑里面推,想谋财害命啊?
开宝五年正月(公元972年),李煜下令贬损仪制,把诏书改称教,改中书、门下二省为左右内史府,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国公。这样一来,搞得大臣和诸王们非常不满。因为水往低处流,人是往高处走的嘛。但是现在职称越来越低,地位越来越矮,大家当然都牢骚满腹了。怎么搞的,官越做越小,天理何在?李煜也很无奈,为了苟延残喘,只能装孙子。你们觉得委屈,难道我就很开心吗?从皇帝降为国主,你们谁有我委屈?
开宝六年夏天(公元973年),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江南。李煜上表,表示愿意接受宋朝的册封,但是遭到了无情的拒绝。想做小弟都不行,赵匡胤,你究竟想要什么?卢多逊索要江南地图,李煜不敢不给,连忙叫人誊录一份。江南的地理形势、屯兵部署、人口分布等等,都在资料上,十分详细。如此一来,面对宋朝,江南几乎成了透明人。
赵匡胤咄咄逼人,国势日臻紧迫。李煜虽然忧心忡忡,但是没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被压制的劣势。唯有用酒精麻醉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后天稀碎也无所谓。他胆小懦弱,已经彻底摆烂了。
赵匡胤知道江南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文臣如云,猛将如雨,实力非常雄厚。他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没有充分准备好之前,绝不会贸然出兵。现在战船建造完成了,林仁肇也被李煜亲手杀了,时机已经成熟了。但是等等,出兵江南之前,他要做件家务事,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把家务事处理妥当,才能专心致志攻打江南。
开宝六年八月(公元973年),赵普罢相了,被调出了京师,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他是赵匡胤最亲密的战友,宋朝大部分国策出自他手,为什么会被贬官呢,真的是过河拆桥吗?他临走之前交给赵匡胤一封信,虽然只是寥寥一句话,但是信息量却很大。人们都说我,在背后说赵光义坏话,他德才兼备,忠孝两全,我怎么会离间你们兄弟的感情?要走就走,怎么扯上了赵光义,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嘛。要说他们的恩怨情仇,还要从头说起。
当年赵匡胤的妈妈杜氏十分感谢赵普悉心侍奉赵弘殷,把他当成侄儿看待,并要求赵光义把他当成亲哥哥。不论外出还是回家,都要向赵普报告,真是早请示晚汇报。赵光义把赵普当亲哥哥,赵普也当赵光义是亲弟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亲如一家,必将成为美谈。但是,事情的发展不是这样。
赵匡胤称帝之后,授以赵光义殿前都虞候,让他掌控殿前军,又想让他任开封府尹。赵普站了出来,说了一大堆道理。既掌兵权,又掌政权,而且本身就是皇室成员,似乎不太合适。这样搞下去,很容易搞出一个小朝廷的。要么掌兵权,要么掌政权,只能二者选一。赵匡胤想想觉得有些道理,于是让赵光义任开封尹、同平章事,成为了使相。
赵普一句话就解除了赵光义的兵权,赵光义肯定十分郁闷的了。你一句话就把我的兵权给拿掉了,是不是很不礼貌?为了这件事,两人算是结下了梁子。不过暗中较劲罢了,场面上还是假装亲如兄弟,哥哥弟弟叫的十分亲热。
赵普哥哥,你自己拼命的往上爬,却把我踩在脚底下摩擦,简直太缺德了。我有你这样一个好哥哥,真是三生有幸啊!
光义弟弟,咱们半斤八两,都是争权夺利的货色。你也不是什么好鸟,一有机会肯定会向我捅刀子的。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既然如此,我先捅你一刀。
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同时罢相,赵普如愿以偿,成为宰相。但是这样一来,没有宰相在敕书上签字盖章。这算什么大事,我签字盖章算了,这点小事还难不到我。赵匡胤大手一挥,让赵普先上任再说。但是赵普谢绝了他的好意,老板做老板的事,宰相做宰相的事,这叫各司其职。如果老板亲自上生产线干活,岂不是砸了员工的饭碗?大家各司其职,一定要宰相在敕书上签字盖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水煮宋朝之旭日初升》转载请注明来源:酷读小说网kud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