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之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禄六年(1563年)也就是定下结盟的两个多月后,家康忽然发现三河西部正在发起一场动乱,这场动乱对于刚刚从今川手中解放的三河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而这场动乱就是我们在日后长达十多年的石山合战中所要认识的新势力------“一向一揆”。而日本战国时期的“一向一揆”是由一向宗来组织的,是佛教中的一个宗派,也被称为净土宗,主要是在日本和中国以及印度广为流传,本来是很正经的大乘佛法(在印度,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而大乘佛教较为流传),但在日本,却成了一种政治势力,流传性非常广,到后来,上到大名,下到市井百姓都有信徒。所以一向一揆才拥有了向一国守护代发动进攻的实力了,比如加贺在北畠家和清光攻下之前,也就是长享二年(1488年)就是由他们杀死守护代富坚亲政,而成了由一向宗的信徒实行的宗教自治,直到后来石山本愿寺的法主本愿寺显如逐渐掌握了这一势力,使之成为了战国时代最让大名们头痛的宗教势力了。
说完这些,我们来看看家康是怎样对付这群为利益而战的暴徒们的呢?首先,家康认为自己是不能对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的,但是最后他发现,还是要讲下去。
我们也讲过了。上到大名下到百姓都有其信徒。
所以,家康也就看到了很多老熟人,例如本多正信、渡边守纲、夏目吉信、甚至连石川伯耆守数正都有嫌疑。
即便是这些家臣参加了动乱,但底下那些还是自己的领民,我怎能下杀手,其实家康很快就明白了,是谁在指使这些无辜的百姓起来造反了,是三河的本证寺和上宫寺的这些一向宗的和尚,只有消灭他们,才能平息这些暴乱,让三河真正的实现崛起。
可是,这些和尚躲到哪去了呢?而家康的门口,现在就聚齐了一帮搞打砸抢烧的百姓,随时都有可能发动进攻。
该怎么办呢?面对这些百姓,家康带兵出了城,准备亲自迎击这些乌合之众。
一出城,两军对阵,家徽旗下,家康一个人跑到阵前,对渡边守纲叫到:“好你个半藏,你还有脸到阵前见我?”
外号“枪之半藏”的守纲君,一看到家康出来,也冲上去,对家康说:“我等为黎明百姓而战,有何不敢见汝?”
“黎明百姓?难道就是领着他们到处打打杀杀的么,似乎和佛祖的普度众生的思想,不太一致吧。”
“我等正要消灭你这样的剥削人民、压榨人民的领主,然后再建立一个佛教之国,有何不可?”
“那么,你能把佛祖请出来我问问他么?我看是假的吧。”
“佛祖岂能随便看,那正如你所说,我等信的佛祖是假的,那你有何根据?”
此时的家康不再是笑脸了,而是很严肃的回答道:“一向宗所谓的为天下百姓而战,我看就是幌子而已,方今天下大势,乃是乱世之世,民不聊生,国法无存,况且,我家康也不是那种压榨人民的人,我六岁当人质,受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屈辱,而我自从与鸟居老人对话后,我发誓,我要终结这乱世天下,不管是我,还是信长公,只要和我志向相同的,我都会和他们结盟,况且,三河刚从今川的控制下,摆脱出来,土地荒芜,人民衣食无着,汝等居然还闹出此等事,并宣称是为天下黎明百姓而战,你敢说这是佛的意思么,你等简直妄为一名三河武士!”
面对家康这番刻骨铭心的话,渡边沉默了,原本手上的枪也放了下去,家康军扇一挥,趁势掩杀过去,原本就是农民组合到一起的一揆军便四散逃去,而家康也收拢军队,回城
结果,三河的人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该干嘛干嘛去吧,我不劳作,老婆孩子就只有喝西北风了。
但是,这些三河的百姓也是实在人,说跑当夜就跑了一半,对于这些迷途知返的羔羊们,家康这位牧羊人,啥都没说,款待他们后,对他们受到他人蛊惑发动的叛乱,一律既往不咎。
而对于其中的一些顽固分子,家康公也绝不手软,在马头原一战中,家康军以压倒性优势消灭了这帮不知悔改的右派分子,重新确立了才是三河老大的地位。
然后,那帮煽动叛乱的和尚们,眼见大势已去,便上书求和,大致的内容自然是,叛乱的是你松平家的家臣,我们是佛门人士,和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希望你不要动我们的寺院和土地。
家康君也答应了,并作下声明:“一切恢复原状。”
请注意,这个恢复原状,不是恢复到叛乱之前的样子,而是把他们赶出三河,真正实现只有自己说话的原状。
不过,在完成这些事情之前,家康先要做的是,恢复国计民生的大事就是-----解决人民吃饭的问题,至于集中叛乱的家臣们,他也表示,一笔勾销,不予追究。
结果,叛乱也平息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确定了,那么将要实现的就是向天下进发的理想了。
永禄七年(1564年),春天,家康一不做,二不休,下达命令:“寺院全部烧毁,和尚们全部滚出三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