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入秋,“疯”了一个暑假的我们感到“美日子”不多了。返校领回新书后,新学年在我们心里就算开始了。
开学前两天,忙督促父母包书皮。包书皮是新学年留给我们的第一门“功课”,说是留给我们其实是留给家长的,至少在我们家如此。
晚上,母亲找来旧画报或牛皮纸在新书上比划一下,就下剪子裁剪折叠,书皮包得横平竖直,再在新书上放一本硬皮大书押一押就算是成型了。之后的任务由父亲完成,他用钢笔在书皮上写上:语文(第三册)二年级二班和我的大名。
看着包好的新书和娟秀的楷体字,我便放心睡了。
新学年的第一天,一进校门,大家开始都有些拘束,毕竟一个暑假没见了,不一会儿就追打嬉闹成一团。铃声一响,才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
老师一进课堂,就说“大家把新书放在课桌的右上角”。然后,老师开始按组检查。走到我桌前时拿起一本看看默默地点点头,又拿起几杆削好的铅笔欣赏了一番悄声问:“谁削的?”
我自豪地说:“爸爸”。
父亲削铅笔有个特点,别人削铅笔从笔端一厘米多的地方削下去,削出来的笔头小里小气,父亲则是从笔的两厘米多下刀,笔头被削出一个平缓的坡度,削出来的笔漂亮又好使。
老师放下书和铅笔,疾步走回讲台说:“没包书皮的同学站起来”。“为什么没包?”
老师逐个问。
“爸妈昨天回来太晚了”一位同学答。“今天抓紧包上,坐下”。“没找到合适的纸”。另一位同学答。老师叮嘱说:“下课到我办公室找找看,坐下”。最后老师问我的前桌:“怎么没包?”
“不知道”,同学们哄的一声都笑了。老师没有责备他,而是面向大家说:“包书皮是为了保护学习用具,是尊重知识的表现,没包的同学要抓紧包上”。“好,哪位同学还没有交学费,请举手”。我暗自数了数有三位,其中还有我的前桌。“为什么?”
老师问。有的说:“忘了”,有的说:“我妈说发工资再交”。我的前桌依然回答三个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交?”
他仍说“不知道”,同学们又笑了。“好,咱们上课”。老师转移了话题,“现在打开语文课本第一页”,新的学年开始了。
家访是老师在新学年的一门“功课”,“前桌”家是老师带我去的。他家人惊喜地招呼着我们,我的前桌还给我们砌了白糖水。“前桌”的母亲略显苍老,与老师拉家常时眼圈微微发红。她们聊的什么我听不懂,只是他家养的小灰兔忒多,我记忆深刻。
回学校的路上老师对我说:“‘前桌’的父亲病了,家里遇到了困难,大家要想办法帮助他”。回去我们开了班会,很快做了决议:班里一人交五分钱班费替“我的前桌”交学费。向老师汇报时,老师没说反对,但强调:“一定要尊重他的意见,尊重和理解是最大的帮助”。第二天,同学们就把班费交齐了,共计二元六角五分钱(当年小学学费是二元五角钱)。当“我的前桌”知道消息后,他坚决不收,任凭我们大道理、小道理的讲,他还是坚决不收,弄的大家很沮丧,后来这笔钱就组织全班看电影了,但“我的前桌”没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酷读小说网【kuduxs.com】第一时间更新《秉烛语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