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语丝》转载请注明来源:酷读小说网kuduxs.com
到维也纳后,就闪现了想写个“纪行”的念头。游览时就注意找话头儿,从哪儿写起呢?
看了美泉宫(夏宫),觉得茜茜公主做开篇最合适,但被她日记里的一句话否定了。夏宫里的中国元素也令人震撼,以维也纳宫殿里的中国元素开头?念头一闪,自己也笑了,题目太专、太大,自己这点墨水,怕兜不住。
从莫扎特的演唱会开篇?金色大厅,音乐的殿堂。文章开头讲究“凤头”,金灿灿的多耀眼?但一个乐理知识肤浅的门外汉,老把音乐挂在嘴边,你、我、大家都不自在,况且“萨尔斯堡”一文中,已经“攀附”过音乐了。
那就从维也纳的地标—-建于12世纪的圣斯蒂芬大教堂起头。
它是统治半个欧洲600多年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精神支柱;它的建筑风格从罗马式到歌德式的演变过程就有维也纳的故事!可是文章开篇就是沧桑,话题沉重不说,漫长的历史,多少笔墨才能写到今儿呀;仅写它二战至重建这段,也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情节,但背景复杂,写起来肯定费劲儿。
在维也纳呆了四天三夜,也没捣出合适的线头,纪行”自然也没添一字。
走那天,看到年近70的出租车司机装行李,有点儿不落忍,就搭手帮忙。老先生友好地指着饭店,嘀里嘟噜、连说带比划,从表情到手势像是赞誉之言。请家人帮忙对话、解释,老先生的大意是:这地点不错,隔壁是莫扎特故居,离斯蒂芬广场也近。老先生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故居”与“广场”之间,这条古老的路和莫扎特的足迹不就是线头吗?!
圣斯蒂芬教堂正门朝西,门前的空场儿就是斯蒂芬广场。教堂与广场形成一个核心,从核心呈放射性的五、六条路通往全城。
除教堂正门朝西的路比较宽阔外,其他几条都是只能汽车或马车单向行驶的宽窄不一的小路。其中东北向的一条就通往莫扎特的故居。
出于好奇,几次回住处时,我都步测教堂北门与故居大门的距离,只有180步。心里暗想:莫扎特是听着教堂唱诗班的圣歌在写作,难怪灵感飞溅呐。
这条百十多米,走汽车略有颠簸,走马车嘎嘎作响的路,是当年莫扎特早出晚归的必经之路。240年前,莫扎特被任命为“宫廷作曲家”时,就是从这条路上,喜气洋洋得回家的。
从广场正西,宽阔的大路上,再往西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霍夫堡宫(皇宫)。这十几分钟应该是莫扎特人生最得意的一刻。
莫扎特在富丽堂皇的霍夫堡宫,如何接受约瑟夫二世聘书的情节,没有文字记载。但猜想,俩人的心情都是喜悦且庆幸的。莫扎特在家乡萨尔斯堡屡遇挫折,一蹶不振,此时,在维也纳获得“宫廷作曲家”的荣耀,无疑是提振信心的强心剂,心情自然庆幸、喜悦交织;约瑟夫二世从母亲玛利亚·特蕾西亚皇后的阴影里走向前台,随心所欲的大展宏图(大刀阔斧的改革),心情应该是踌躇满志中又叠加喜悦的心情。
今天,“俩人的心情都是喜悦且庆幸的”地方,恢宏、精美的霍夫堡宫的一部分,已改为“国家图书馆”和“茜茜公主博物馆”了。
当年,霍夫堡皇宫是政要之地,莫扎特接受聘书,就如同他要到皇宫上班一样,属于琐碎小事,没有文字记载。但在维也纳郊外的“美泉宫”,王族们消暑度假的夏宫里,则留有莫扎特的“足迹”。
建于1743年的“美泉宫”,有小凡尔赛宫的别称,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也是弗朗茨和茜茜公主常年居住的地方。
莫扎特父子俩去“美泉宫”,是应邀为玛利亚·特蕾西亚皇后的宴会助兴演奏的,当年莫扎特只有6岁。
现在从“广场”附近乘车去“美泉宫”要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不知当年莫扎特父子俩坐马车需要多久,大概也得几个小时吧。
游览“美泉宫”除了能欣赏富丽堂皇的宫廷内饰和精美的艺术珍品外,还能了解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比如,莫扎特的“足迹”。
“美泉宫”有千余房间,目前只开放40个。记忆深刻的有16展厅、23展厅和28展厅。
23展厅,展示的是中国漆器;29展厅是“来自北京的213块青花瓷粘贴而成”的“青花瓷厅”。28展厅就是六岁的莫扎特为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王演奏并亲吻女王的地方。27展厅靠门处有一巨幅油画,表现的是玛利亚·特蕾西亚皇后举办音乐会的场面,其中就有莫扎特的尊容。
“美泉宫”里最被追捧的人物自然是茜茜公主,可能由于“常年居住”和年代较近的缘故。展品中有关她的房间、器物奇多,让人处处有睹物思人的感觉。这些到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呐,有大小两个。
小意外是入园难。
到维也纳的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们就直奔“美泉宫。坐车半个多小时,排队购票半小时,10点多拿到票入馆吧,且慢,仔细看看,下午1点40时后方可入宫。闲等这三个小时咋办?好办!套票,凯旋门、桔园、迷宫您随便转悠。刮风、阴天,冷风嗖嗖,三个多小时,难熬。
大意外是“一句话”毙掉了“纪行”的开头。“纪行”开篇我首选的就是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性格阳光,受众喜爱,故事生动,情节感人,爱与被爱凝聚一身。她与维也纳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中央咖啡馆”这等民俗之地都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个“线头”是可遇不可求的。
入宫后我仔细听、认真看,生怕漏掉有关信息。茜茜公主油画像漂亮,服饰珍贵、精美,房间、起居室超现代,餐厅、会客厅奢华性、艺术性比肩。茜茜公主的形象在解说和实物的“交相辉映”中,逐渐丰满起来。我的联想也丰富起来。维也纳的宫殿、教堂、“广场”甚至主要的街巷哪儿没有茜茜公主的足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杨盛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