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中央重新调整改造政策 (第1/2页)
郑明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2章中央重新调整改造政策
1954年12月,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和地方工业部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扩展公私合营计划会议。
此次会议的议题原计划是研究公私合营问题,即讨论怎样扩展公私合营工业的问题,主要包括1955年要把多少私营工厂变成公私合营工厂,1956、1957年又怎么样,怎么组织领导等问题。
但是,会议开始后,各地代表,特别是上海、天津、沈阳等地的代表反映一大堆问题。
于是,会议被迫改变部署,首先研究对私营工业的生产安排问题。
原来,1954年公私合营的扩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带来许多问题。
中国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分散性、落后性。
当大的资本家被当做苹果吃掉后,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内部联系打乱了,剩下的大量分散落后的中小企业,生产发生了严重困难。
加以国营部门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各种类型经济未切实贯彻统筹安排的方针,在加工订货的分配上,只管国营和公私合营,不顾私营企业,更加深了私营公私工商业的困难。
1954年,北京市选择大有粮店、瑞蚨祥布店、稻香村食品店、桂香村食品店等10户较大的资本主义零售商店,进行公私合营试点工作。
合营后,这些商店的营业额上升很快,但却对周围私营小商业影响很大,增加了对全行业统一安排的困难。
当然,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还是现存的私营工厂生产发生严重困难,一些主管工业和原材料的部门有只管国营,不管私营,只管企业合营,不管生产安排的倾向,定货任务不给私营厂,像第一机械工业部水泵的生产任务全分配给了国营厂,私营厂一点也捞不到。
私营厂接不到定货,搞不到原材料,就要停产,发不出工资,有些工人就向党委请愿。
还有就是改造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分子工作中的急躁、简单态度。
本来改造应是逐步进行的,有的干部却抛开“逐步”,而想“一步”完成改造;有的企业一搞公私合营,马上搞一长制,把私方搁在一边;有的只愿意接收资本家的企业,不愿意安排教育资本家的人。
资本家说怪话:“干部昼夜忙,资本家晒太阳。公方是直达快车,私方是虚设一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