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语丝》转载请注明来源:酷读小说网kuduxs.com
六、七十年代,蔬菜的供给是季节性的。韭菜下来吃韭菜一直吃到韭菜开花、打籽。豆角下来吃豆角,茄子下来吃茄子,一直吃到“剌秧”。
到了青黄不接的月份,就靠冬贮大白菜接济了。
冬贮大白菜,是当时家家户户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初冬,一辆辆插着彩旗,满载着大白菜的卡车,就成群结队地开进北京的大街小巷,一直开到同样插着彩旗的无数个冬季大白菜销售点。
菜站的职工和前来参加义务劳动的军人、工人、学生们,把运来了的大白菜卸下车,整整齐齐的码成一垛垛的,遍布在销售点的四周。
这时,街巷中、楼圈里,街坊邻居们就相互转告了:来大白菜啦,卖大白菜喽。于是,一垛垛白菜的狭缝中,又排出长长的买菜队伍,排到空间略大的地方,队伍还要转几个圈儿,秩序井然,场面壮观也很热闹。
大白菜按青口菜、白口菜,菜心的磁实程度,个头的大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菜。一级菜定量供应,二、三级菜可以敞开购买。说是分级,其实也不严格,一级菜中也分好赖。菜是按垛卖的,一垛卖完了,排队的人群就转移到另一垛前。遇到一垛好菜时,排在前面的很高兴,排在后边的则心里很忐忑,盘算着前面还有几个人,好菜还有多少,唯恐转移到下一垛时碰到一堆赖菜。
霜降前,是冬贮大白菜的高峰期。供需双方都怕把菜冻了,就有了连夜买菜的场面:冬贮菜销售点,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卸车的、码垛的、过秤的、运菜的,交钱的、开票的、叫号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几天后,销售点成垛成垛的大白菜,就分散进了千家万户。平房的院落里、菜窖中,楼房的阳台上、楼道里,到处都是冬贮的大白菜。人们看着它们,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踏实的感觉过后,就要“打理”菜了。先要晾晒,经过几次晾晒把硬愣愣的菜帮、菜叶晾晒的蔫巴巴的以便存储。晾晒时,要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人们把菜从院里、楼里、菜窖里,搬到有太阳光并通风的地方,一棵棵地平摊开摆好。一时间,楼前、屋前的空地上、阳台廊杆的缝隙里,都是白绿相间的大白菜,景致独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杨盛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酷读小说网kud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